共筑网络安全屏障——我国网络安全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行业动态     |      2024-10-24 00:51

  9月11日至17日,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的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将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展,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活动,宣传网络安全理念、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推广网络安全技能,营造全社会共筑网络安全防线的浓厚氛围。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近年来,在习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指引下,我国网络安全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网络安全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健全,网络安全工作体制机制日益完善,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和能力显著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2023年6月1日,网络安全法施行六周年。这部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基础性法律,对个人信息保护、治理网络诈骗、实施网络实名制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成为我国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近年来,我国加快推进网络安全领域顶层设计,在深入贯彻落实网络安全法基础上,制定完善网络安全相关战略规划、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网络安全“四梁八柱”基本确立。

  颁布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出台《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文件,让网络安全工作在法治化轨道上运行;制定发布300余项网络安全国家标准,我国网络安全标准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建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网络安全审查制度、云计算服务安全评估制度,发布《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云计算服务安全评估办法》,有效防范化解供应链网络安全风险;出台《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提升国家数据出境安全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网络安全应急工作机制,实施《国家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构建起“全国一盘棋”的工作体系,形成维护网络安全的强大合力。

  2016年,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网络安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意见》,推动开展网络安全学科专业和院系建设,创新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机制。设立“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实施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目前,已有60余所高校设立网络安全学院,200余所高校设立网络安全本科专业。

  中央网信办会同相关部门指导武汉市建设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积极探索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新机制新模式;工信部和北京市共同打造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重点推动网络安全产业集聚发展、网络安全核心技术突破;全国首个跨省域国家级网络安全产业园区落地成渝,打造引领西部网络安全产业创新发展的高地。

  我国网络安全人才培养进程不断加快,技术能力稳步提高,产业体系快速发展,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良性生态正在加速形成。

  聚焦强制授权、过度索权等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2019年以来,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有力震慑违法犯罪行为。

  针对非法利用摄像头偷窥个人隐私画面、交易隐私视频等侵害公民个人隐私的行为,2021年5月起,有关部门开展摄像头偷窥等黑产集中治理工作,督促各类平台处置相关违规有害信息、下架违规产品,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2014年以来,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连续9年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广泛开展网络安全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等活动,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有力推动了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的提升。

  如今,各方面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已经形成,网络安全的共治共建渐入佳境,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正自觉成为网络安全的守护者,共同筑牢网络安全之堤。

  10月22日,在南泥湾,“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采访南泥湾,齐声合唱经典曲目《南泥湾》,在歌声中,我们仿佛看到了昔日的开荒景象,感受到了那份自力更生的坚韧精神。一曲《南泥湾》,唱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入驻延安新材料产业园的延安市圣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这款马甲借助石墨烯良好的热传导性能,只要插上充电宝就能实现发热取暖。入驻延安新材料产业园的延安市圣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这款马甲借助石墨烯良好的热传导性能,只要插上充电宝就能实现发热取暖。

  “这么小个头的苹果树竟然能长出那么大的苹果!”10月22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走进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调研采访南沟村的苹果产业现代化发展之路,有记者在看到矮砧密植的苹果树后,直呼意外。

  土生土长的延安娃陈凯凯,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蜕变为“菇”勇者,小小香菇带着周围的村民们走出延安,产品走出国门,奔向新生活。

  当秋天降临延安,山川绚丽多彩。甘泉县的延安劳山国家森林公园宛如一幅绝美的秋之画卷。这里有丰富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是“植物王国”和“天然氧吧”。快来邂逅秋日美景!

  在历史的长河中,陕西延安富县藏着一条古人的“高速路”——秦直道。它承载着千年的沧桑与辉煌,见证了无数的风云变幻。千里秦直道,最美在富县,让我们一同踏上这片古老的土地,追寻历史的足迹,感受那穿越时空的魅力。

  一块面团,一双巧手,几经揉捏,几笔勾画,上锅蒸熟后,面团变成了花卉、动物的样式。黄陵面花在黄陵延续了上千年的历史,体现了当地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延安小杂粮种植面积达 40.65 万亩,预估产值 52 亿元,从业人口 10.7 万人,“延安小米”品牌价值达 27.69 亿元。昔日滋养革命的小杂粮,如今正引领着延安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持续哺育着延安的振兴发展。

  “荒山秃岭都不见,疑似置身在江南。只缘退耕还林好,一路青山到延安。”这首流传在百姓间的打油诗,描述着今日的延安景色。在延安市吴起县南沟村,抬头看,满目青山,低头看,碧水汪汪,很难想象这是坐落在陕北的小山村。在过去的近30年里,这个小山村实现了从“一棵树”到“一片林”的蜕变。荒山披上“绿衣”,怎么做到的呢?

  kaiyun体育全站 官网登录

  近日,何超琼在参加“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访谈时表示,自己期待有一天能够走进延安,感受“绿满山川成锦绣”,聆听历史的回声,见证时代的发展,汲取前行的力量。

  延安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奋勇前行,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人民医护工作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路生梅:回望党中央在延安13年的奋斗故事,展望新时代延安焕发的勃勃生机,让我们共同关注“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

  都说延安的木刻版画,刀锋下满是家国情怀,这是因为它们曾在战争时期,被当作强有力的宣传武器。

  10月19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记者们到访延安,第一次踏上这片红色热土的他们,热血沸腾。

  10月19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到访延安红秀,偶遇秧歌腰鼓民歌。

  近日,何超琼在参加“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访谈时表示,延安苹果以其卓越的质量和独特风味,赢得了香港和澳门民众的广泛喜爱。延安苹果进入大湾区的市场,成为两地经贸合作的一个生动例证。(剪辑:李晓鹏)

  陕西文旅推荐使者 冯佳晨:延安精神拥有跨越时空的力量、永恒不变的价值。开启新征程、奋进新时代,弘扬延安精神,争做新时代好青年。让我们一起参与“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