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户直接或通过各类方式间接使用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的服务和数据的行为,都将被视作已无条件接受本声明所涉全部内容;若用户对本声明的任何条款有异议,请停止使用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的全部服务。
2. 用户需知,研报资料由网友上传,所有权归上传网友所有,慧博投研资讯仅提供存放服务,慧博投研资讯不保证资料内容的合法性、正确性、完整性、线. 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内容可能存在侵犯第三人著作权的情形,应该及时向慧博投研资讯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慧博投研资讯将遵循版权保护投诉指引处理该信息内容;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推进,我国大数据产业的发展经历了起步探索、快速发展和深度应用等关键阶段,并在不同阶段取得了成效。
2000年至2014年,我国大数据产业建设正值起步阶段,大数据概念提出,并得到我国政府和企业的重视,初步建立起的政策框架为大数据产业的萌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虽然大数据的应用尚未广泛铺开,但其战略意义已初见端倪,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2015年至2020年间,“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国家大数据战略”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大数据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大数据的应用从互联网、金融、电信等领域逐步扩展到智能制造、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领域,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
2021年至今,我国大数据产业迎来了深度应用的关键新阶段,大数据基础设施持续完善,为我国的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5G、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与大数据加速融合,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创新。据全国数据资源调查工作组在2024年5月发布的《全国数据资源调查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速度增快,数据生产总量达32.85ZB,大数据核心产业收入总规模达30.8万亿元,未来几年我国大数据产业的年增长率有望保持20%以上。2023年12月,《“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发布,涉及数据要素在工业制造等12个领域的应用,为数据赋能经济社会、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导。随着国家大数据战略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将更加优化,数据要素市场逐步形成,产业链日益稳定高效,产业生态体系更加完善。
为响应国家政策发展方针,衡量全国各地大数据产业发展水平,北京大数据研究院在2020年至2023年连续发布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的基础上,聚焦近年来大数据产业各领域的进展和趋势,深入调研了各地大数据政策环境、大数据产业和企业发展状况,编制形成《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报告(2024版)》,力求客观呈现和科学评判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情况,为各地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为数字中国建设赋能添力。
您也可以对自己点评与评分的报告在“我的云笔记”里进行复盘管理,方便您的研究与思考,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