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国工会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部署新要求,进一步激发广大职工创新创造活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市总工会、市科委和市经信委联合发起了“上海市职工合理化建议和先进操作法优秀成果征集命名”活动。在这次活动中,由上海交易集团工会推荐、上海股交中心工会组织申报的“上海股交中心大数据‘精准画像’赋能智慧金融的创新应用”项目,获评“2024年上海市职工先进操作法创新奖”。
上海股交中心大数据“精准画像”赋能智慧金融的创新应用项目,由市场发展部、战略发展部和信息技术部核心骨干组成项目小组,经市场调研、数据模拟、反复测试后最终落地。项目通过构建企业数据分析中台,利用大数据分析、区块链存证、人工智能核验等技术,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以及各类信息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建立企业科技评价模型。在市场自有数据的基础上,对接上海市大数据中心普惠金融2.0、上证信息“星企航”、上海征信平台和第三方数据供应商,实现对企业工商、财报、舆情、行业、宏观等多维数据剖析,建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数字档案,实现对企业的精准画像。
该应用创新性地通过打造企业数据名片作为核心载体,支持微信小程序、动态二维码等接入方式,以动态图形和定制化标签等方式,实现对企业历史沿革、股东结构、技术团队、行业排名和财务数据的多维剖析。数字名片支持企业的自主分享、转发,有效促进企业的品牌宣传和推广。
项目可应用于多个场景,包括打造企业数字名片(微信小程序)和企业数字档案数据库,为上海“专精特新”板(以下简称“专板”)上板企业提供全方位宣传展示平台,进而提升企业数字化服务能力。在项目审核过程中,通过企业数字档案数据库,辅助企业分层,简化审核流程;通过数字化技术为企业提供股权融资、债券融资、信贷融资和创新融资的配套辅助支持。
企业数字名片与上海“专精特新”板同步上线余家专板企业完成企业数字名片,有效降低了投融资尽调成本,为后期的投融资决策提供支撑。如:按照3000家挂牌企业,每家信息采集成本5000元估计,每年节约信息采集成本约1500万。
本次大数据“精准画像”在赋能智慧金融方面的创新应用,与上海“专精特新”板紧密结合,对于上海股交中心积极构建科创生态圈具有重要意义。项目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数据治理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为中小企业提供贯穿企业全生命周期、多角度、近距离接触式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在服务的同时,不断积累中小企业成长中的原始、真实、连续、多维度、全过程的数据,为后期市场参与方的投融资决策提供支撑,从而更好地实现对实体经济上市服务链条的前置及延伸,完善上海金融服务体系,助力打造“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场外资本市场。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